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对2018年印发的《近视防治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关于近视的相关检查,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从新生儿期开始应定期接受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24月龄开始进行屈光筛查,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不足。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根据年龄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应加强定期随访,进行重点防控。
1.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发现近视的第一步,通过视力检查,可以简便迅速地将可疑近视与正视眼儿童区别开。常规视力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检查应在中等光亮度下进行。如采用后照法(视力表灯箱、投影或视频视力表),建议视力表亮度为80~320cd/m2。目前,视力表亮度为160cd/m2作为使用标准而广泛应用。如采用直接照明法(印刷视力表),建议照度为200~700lux。测量时遮盖对侧眼,注意不要眯眼、不要压迫被遮盖眼。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检查时,让被检查者先看清最大一行视标,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视标指给被检查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视标。被检查者读出每个视标的时间不得超过5秒。如估计被检查者视力尚佳,则不必由最大一行视标查起,可酌情由较小字行开始。记录视力时,应当标注所采用的视力表类型。
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必须考虑年龄因素,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弱视学组提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参考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参考值下限为0.7。裸眼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下限要怀疑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甚至弱视。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或前置镜检查等。彩色眼底照相拍摄标准:应当以视盘与黄斑的中间点为中心,曝光适中,对焦清晰。近视度数大于300度者或视网膜有近视病变(如视盘旁萎缩弧、豹纹状眼底、黄斑部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周边部眼底病变)者应进行定期随访。
对于有漂浮物感或闪光感的近视患者,还应当散瞳后进行直接、间接检眼镜或前置镜检查,并可通过压迫巩膜来检查周边视网膜是否有变性、裂孔等。特别是对下列情况应重点检查:
(4)屈光介质不清或混浊,存在玻璃体色素颗粒或玻璃体混浊者、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脱离者。另外,如一眼发生上述情况,详细检查对侧眼对发现新的病变及其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4.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即通常所说的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弱视和较大散光者,以及验光过程中发现调节不稳定、矫正视力不正常且不能用其他眼病解释者,应当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确诊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验光。
临床上常用的睫九游娱乐官网状肌麻痹药物有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最强,持续时间久,适用于6岁以下的近视儿童,尤其是远视和斜弱视的患者首选使用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散瞳。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的睫状肌麻痹效果仅次于阿托品眼膏或凝胶,且作用时间较短,可考虑作为不能接受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时的替代,以及7~12岁近视儿童的散瞳验光。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持续时间短,睫状肌麻痹作用强度在三者中最弱,适用于12~40岁人群,临床上也可用于7~12岁近视儿童的散瞳验光。
需要注意的是,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可让医生对该眼无调节状态下的屈光不正情况有初步了解,但并非就是最好的矫正处方,最后的矫正处方需权衡双眼的屈光情况、主觉验光情况、双眼平衡、眼位及患者的具体视觉要求后确定。
1.远视储备检查:新生儿眼球一般为远视眼,屈光度约为+2.50~+3.00D,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一般约到12~15岁发育为正视(屈光度为-0.50~+0.50 D之间),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如果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如在6岁前已消耗完远视储备,则在小学九游娱乐官网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准确检测远视储备须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基础上进行验光。6岁学龄儿童的远视储备平均为+1.38D,随后每年以平均+0.12D的速度减少,8~9岁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0.37D),15岁时远视储备约为+0.31D。有研究提示,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是近视发生的最佳预测指标。
需要强调远视储备如果超过相应年龄的远视储备上限,应关注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此外,如果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还应关注儿童的视力状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标准见视力检查)。
2.眼轴长度检查:眼轴长度在出生时约为16mm,6岁时平均约为22.5mm,此后以每年约0.1~0.2mm的速度生长,15岁可达到23.4mm,接近成人水平。发育期儿童的眼轴长度增长过快是近视发展的趋向因素,但应考虑到伴随正常生长发育的眼轴增长,即生理性眼轴增长,其增长速度一般平均每年不超过0.2mm,如超过0.2mm需高度重视。
以上内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2024-5-17.